会员免费 好课上新
您所在的位置: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综合 真题及答案精解

来源:读研教育 时间:2021-12-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经济发展______。(社//01/2

A.通常表示一国财富的增长

B.通常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C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D.是在GDP的基础上减掉创造GDP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

答案:C

2.在国际贸易相关法律上所指的倾销应包括_________。(国//02/2

产品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销售

这种低价销售行为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

低价销售是长期持续的

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在国际贸易相关法律上所指的倾销应包括:产品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销售,这种低价销售行为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损害,损害与低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1995年起,世界银行采用现值债务率代替名义债务率指标。根据此指标,经济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的临界值为___;出口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出口)的临界值为_____。(财//03/2

A6040   B8040  

C4080      D8020

答案:D

解析: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未偿还债务的现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1)经济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80%为临界值。(2)出口现值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出口,20%为临界值,当实际指标超过临界值的60%,为中等债务国家,以下则为轻度债务国家。

4.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负担转嫁有如下几种主要形式:前向转嫁,又称顺转后向转嫁,又称逆转消转,又称自我消化税款”;④税收资本化。但是,在严格意义上,________不属于税收负担转嫁。(财//04/2

A   B③④   C   D①②

答案:C

解析:在严格意义上,消转不属于税收负担转嫁

5.以下各项哪些不属于国债的功能________。(财//05/2

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

替代私人投资

调节经济

筹集建设资金

从事公开市场业务

A①⑤    B①②    C②⑤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国债的功能包括:弥补政府的财政赤字,调节经济,筹集建设资金。

6.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________。(货//06/2

A.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

B.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C.货币供应量由商业银行独立决定

D.货币供应量由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决定

答案:A

解析:货币供给内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7.在一些国家,不少家庭医生既上门为社区里的富人服务又上门为社区里的穷人服务,不过对富人的收费高于穷人,这是因为。(西//07/2

A.富人的需求弹性大于穷人的需求弹性

B.富人的需求弹性小于穷人的需求弹性

C.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等

D.以上都正确

答案:B

解析:富人不会因为价格的升高而取消服务,即无论价格高低富人需求的变动小于穷人。

8.在滞胀情况下,菲利浦斯曲线为。(货//08/2

A.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B.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C.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D.一条不规则曲线

答案:B

解析:滞涨即经济过程所呈现的并不是失业和通货膨胀相互替代,而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相伴随,高的通货膨胀率与高的失业率相伴随。这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绘并非总成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价内税与价外税(财//01/3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该计税依据为含税价格;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该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格。

(得分点:价格之外,含税)

2.所有权(社//02/3

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得分点:财产权利)

3.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国//03/3

贸易创造: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贸易转移: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得分点:成本高低,转向)

4.投资乘数(西//04/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自主投资增加1个单位,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1/1-β)倍。即如果投资增加Δl,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ΔY=Δl/1-β),这一结论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

(得分点:投资,均衡国民收入,1/1-β)倍)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国家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财//01/8

答案要点:(1)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2)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指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它是来自国际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控变量。比如,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外债成本的变动、国外援助规模的变动等,都会影响本国财政的收支状况。

3)无弹性税制。税收的收入弹性小于1的税制称为无弹性税制。在无弹性税制情况下,随着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无疑会下降,而财政支出一般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所以,相对减少的税收收入与绝对增加的财政支出不相匹配,最终导致财政不平衡,或继续增加财政赤字规模。

4)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财政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因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甚至是主导地位,而且由于国有企业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占很高的比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平衡状况。

5)意外事件。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比如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或闹水荒旱灾),增支减收之事是合情合理的,当年财政甚至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与否都要受到影响。

(得分点:外部冲击,无弹性税制,企业经营,意外事件)

2.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货//02/8

答案要点:贬值会引起国内价格上升,从而引起国内价格全面波动;其次由于开放经济中人们缺少货币幻觉,人们会明显感到消费支出的增加和实际收入的减少,所以人们就会相应的要求增加工资。这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抵消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再次,开放经济中消费对于进口的依赖很大,所以需求弹性较低,这样为纠正某一水平的对外失衡所需要的汇率变动的幅度也就相对较大,因此该地区对外实行共同浮动的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可能更为有利。

(得分点:价格上升,增加工资,成本增加;马歇尔——勒纳条件)

3.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社//03/8

答案要点: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基本原则是:(1)持续性原则。即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运动和谐发展,并最终服务于人的原则。

2)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每一时代的发展既应维护当代人的公平发展,也应维护代际间的公平发展。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体现了在国际发展事务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具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世界各国应力求平等合作、共同协调发展的思想。

(得分点:可持续、代际公平、共同性)

4.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04/8

答案要点: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人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

第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收入分配的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通行的分配原则,其实质就是以劳动为尺度进行收入的分配,劳动者取得的收入与其提供的劳动量成比例。按要素分配中通行的则是所有权标准,要素所有者依据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显然,这种情况下的收入分配就是以所有权为标准,在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第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按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条件的分配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收入的分配联系在一起,因此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要借助于价格机制来实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使得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方式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这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结构。

(得分点: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劳动标准与所有权标准,也是两种分配的实现形式,二种分配要相结合与补充)

四、论述与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其改革的重点。(货//01/20

答案要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1)汇率制度的脆弱性。首先,钉住汇率制度降低了发展中国家调节经济的能力;其次,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风险;最后,从理论上讲,钉住汇率制度加大了发展中国家遭受投机攻击的可能性。

2)多元化货币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首先,各国货币当局对储备结构的调整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其次,货币储备体系的多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政策监督来发现危机隐患;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实施来降低危机的破坏性影响。

改革重点: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由此展开,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国际和地区两个层次上: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扩大资金实力;加强信息交流和发布功能;改革资金援助的限制条件。

2)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汇率制度合作;区域监督机制;威慑机制;危机防范和互助机制。

(得分点:钉住汇制降低调节能力,积累了风险,储备体系不稳,IMF缺独立性与权威性。改革:IMF改革以扩大资金,加强交流,改革条件;区域合作机制:汇制合作、区域监督、威慑等)

2.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5Q2+lOO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请计算:(西//02/20

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6分)

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600时,国外同质产品就会进入,计算P=600时垄断厂商提供的产量和赚得的利润;(4分)

如果政府进行限价,规定最高售价为500,计算垄断厂商提供的产量和赚得的利润;

此时国内需求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4分)

基于以上结论说明政府制定反垄断法规的经济学意义。(6分)。

解:垄断者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R=MC

已知:TC=5Q+100Q,则MC=10Q+100P=900-5Q,则MR=900-10Q

MR=MC10Q+100=900-10QQ=40

Q=40P=900-5*40=700

利润=TR-TC=28000-8000-4000=16000

P=600时,MC=10Q+100=P=600可得:Q=50

利润=TR-TC=600*50-5*2500-100*50=30000-12500-5000=12500

此时,厂商进行边际成本定价,P=MC=500可得:Q=40

利润=TR-TC=20000-8000-4000=8000

已知P=900-5Q,当价格为500时,需求量应为Q=80,但厂商只生产40,说明市场会发生短缺。

政府不干预情况下,垄断厂商按MR=MC定价以获得超额利润,政府制定反垄断法采取限价等手段可削减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改变垄断厂商高价低产状况,以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解题思路:注意利用一阶条件,利用P=MC


论文辅导在线报名
高校硕博导师
从开题到答辩全程指导
*
  • 1分钟前刘同学138****2860已报名
  • 1分钟前董同学186****1187已报名
  • 2分钟前王同学131****2015已报名
  • 2分钟前高同学134****8850已报名
  • 2分钟前张同学133****4652已报名
  • 3分钟前梁同学134****1187已报名
  • 3分钟前李同学135****8607已报名
  • 3分钟前卢同学132****3867已报名
  • 4分钟前杨同学132****5667已报名
  • 4分钟前赵同学150****1120已报名
  • 5分钟前岳同学134****6652已报名

推荐课程

计算机硕士论文写作课程套餐

主讲:暂无讲师

免费

医学硕士论文写作课程套餐

主讲:暂无讲师

免费

心理学数据处理基础课

主讲:暂无讲师

免费